很多TOC商品例如化妆品、保健品等厂家为了打假防伪、商品溯源管理会在商品上设置防伪溯源码,但市场上可能会出现缺失防伪溯源码的品牌商品。此类刮码销售行为会对品牌厂家造成极大的伤害,主观情理上也具有明显的可责性,但是回归到法律层面此类案件具有非典型性及复杂性,品牌厂家在启动维权前应当全盘评估。笔者曾代理某品牌案件,经过不懈维权,最终针对品牌商品的刮码销售行为得到极大遏制,客户品牌市场也进入健康发展通道,据此总结几点感悟如下:
一、取证难度不断递增,需要统筹规划
此类刮码销售行为主要出现网络端,购买网页取证是维权的第一步,但是随着案件数量的增多,会出现卖家抱团不发货等情形,需要统筹规划取证时间、地点等取证策略。
二、侵权方混肴视听、鱼龙混杂
保健品、化妆品等商品由于成分比例难以精确检测,品牌方一般采取防伪溯源码作为技术防伪措施,部分侵权方以所谓正品刮码、品牌方渠道管控等理由故意混肴视听,试图以假乱真。
三、非标案件,需个案攻破
近两年非技术案件知产案件管辖下放至基层法院,由于此类案件具有非典型性及复杂性,对于部分基层法院法官需要消化过程。笔者曾与不同法院的法官进行过深入沟通,不同地域法院,甚至同地域同法院,同法院不同法官对举证责任、法律适用、侵权定性可能持有不同认知,此外侵权方也会抱团委托律师应诉进行不同维度的抗辩。因此此类案件不可视为普通批量维权那样批量处理,需要律师有丰富的实务经验,对于案件管辖、案件证据、代理词、法律适用理解、法官沟通等进行专业处理。
四、正本清源、夯实权利基础
首先,品牌商标注册是基本配置无需多言,但不能只是闷头开发销售渠道,品牌知名度推广需有效展开,知名度影响品牌价值,也会影响法官内心确认的保护力度;其次,打假防伪、商品溯源的消费者公示制度需科学建立,涉及侵权构成及主观恶意等;最后,经销商相关管理制度、协议需要科学建立,涉及正当竞争权益划定。
品牌企业如需相关判决案例,可添加微信15968876433
声明:以上为方东律师原创,不构成法律意见。